活动| 中国首部黑水科普艺术摄影集新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11月19日,“如梦似幻 宛若太空:《黑水——无尽深渊的未知世界》新书分享会”在国家动物博物馆成功举办。
中国首部黑水科普艺术摄影集:《黑水——无尽深渊的未知世界》
黑水摄影即在夜间进行潜水拍摄。每当夜幕降临,海底生物就会上演一场华丽的垂直迁徙,从深度达千米的海底上浮。摄影师此时潜入水下,使用下潜线和灯光吸引各类海洋生物,对它们进行拍摄。多年来,水下摄影师张帆致力于通过镜头向人们展现夜间海平面下美轮美奂的世界,他将自己最好的作品都集结整理在了《黑水——无尽深渊的未知世界》一书中。
张帆在黑夜中潜入水下拍摄
《黑水——无尽深渊的未知世界》收录了张帆积累8年的作品,是中国首部黑水科普艺术摄影集,也是目前国内最齐全的黑水物种摄影集。该书得到了“野性中国”创始人、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自然纪录片导演程斌,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海洋生物作家、摄影师奈德·德洛奇、安娜·德洛奇,黑水摄影师史蒂文·科瓦奇,水下摄影记者苏珊·梅尔多尼安,海洋生物摄影师峯水亮等16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推荐。
全书收录了500余幅高清摄影作品,有些是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到的深海稀有物种影像。作者力求真实还原海洋生物的细节与神韵,希望读者无论翻开哪一页,都可以跟随摄影师的镜头潜入水下,感受海洋之美。
黑水摄影镜头中的神奇世界
作为一本科普艺术摄影集,该书不仅呈现了大量超高清海洋生物图片,并且介绍了丰富的科普知识。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对书中各章节出现的海洋生物物种分类进行了详细审读,力求做到分类严谨、科学。书中详细收录了术语介绍、拍摄花絮、技术参数、黑水地图,供海洋生物爱好者、潜水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参考。
在分享会现场,作者与嘉宾分别从海洋生物知识、海洋地理大发现、图书背后的出版故事等多个角度带领读者深度了解黑水摄影。
分享会现场座无虚席
图书分享会由作者张帆主讲,他分享了从事黑水摄影事业的感受:“我曾以为拍摄黑水必须跨出国门,去物种丰富的菲律宾或美国,但现在,我发现在我长大的地方——海南的三亚、陵水、万宁和西沙群岛,同样也可以拍摄到各种各样的黑水物种。这些国内的物种对我来讲很珍贵,它记录的是我从小长大的这片土地周围特有的一些物种,意义重大。”
作者张帆分享创作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表示,张帆作为一名黑水摄影师,积极投身新的海洋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潮流。他曾一直以为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早已过去,但通过张帆,他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原来地理大发现时代远未结束,新的探险和发现正在进行。黑水摄影既有科学探索的乐趣,又有摄影艺术的吸引力,是跨越科学和艺术界限的领域。黑水摄影可以帮助人类发现更多新物种,认识海洋生物的生存规律以及它们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在分享会上表示:“这部书,能够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全方位地理解水下世界。我们在海滩捡贝壳的时候,在海里玩耍、嬉戏的时候,可能在5米以下,10米以下,100米以下,1000米甚至10000米以下的深海,还有如此美妙、神奇、梦幻的生命存在。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它给读者诠释了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梦幻的、美妙的世界。”
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
天津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沈海涛则从出版方角度讲述了《黑水》出版的故事。他表示,出版过程中有波折,也有困难,更是曾因海洋生物颜色还原不准确而推翻重印,但最终能够不负作者和读者的重托,呈现出这样一部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精品图书,是出版人应有的坚持与骄傲。
天津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沈海涛
作者张帆为现场读者分享了一幅幅精彩照片背后的故事,有惊险的,也有惊喜的,比如他与异夫蛸(七腕章鱼)的相遇。异夫蛸成体生活在深海,虽然分布很广,但因为栖息地过深,人类难以开展对它的研究;其在浅海被目击的记录也很少,且大多是被攻击后的濒死个体或残骸。异夫蛸的影像非常罕见,近几十年内,仅由科研潜水器拍摄到数次,书中这张幼体生态照片更是首次被刊载于国内出版物中。
张帆拍摄的异夫蛸(七腕章鱼)幼体
活动最后,观众积极与作者和嘉宾互动,共同探讨黑水摄影、海洋生物鉴定等话题。张劲硕副馆长鼓励现场的小读者们将来继续鉴别未知物种,通过自己的研究传承学术成果,推动学科发展。
张帆为读者签名
《黑水——无尽深渊的未知世界》的出版吸引了众多媒体报道、传播。央视《鲁健访谈》节目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天津日报、东方卫视等媒体记者出席新书分享会。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津云等媒体对新书分享会进行了报道。